天色向晚,噶杜海峽亮起一條璀璨的光帶,它散發(fā)出的耀眼光彩與廣闊的印度洋交相輝映。這絢爛光影,來自中馬友誼大橋。9月30日,正好是大橋通車一個月的日子,這座大橋給馬爾代夫帶來了哪些新變化和新氣象?
“大橋讓我不再害怕惡風(fēng)浪。”
17歲的Malsha是馬累維拉中學(xué)的一名女生,她的家居住在與馬累隔海相望的胡魯馬累島?,F(xiàn)在,通過大橋,她每天早上乘坐爸爸的摩托車十多分鐘就能快速到達(dá)學(xué)校。然而,這在大橋通車以前,是不可能的。
“乘船讓我遇到很多困難,大多數(shù)情況下難以按時上學(xué)。學(xué)校早上八點上課,為了趕時間我不得不五點半甚至五點就要起床,即便是早起,能否按時到達(dá)終點站也取決于輪渡的情況。有很多次輪渡推遲了,我上課也遲到了。” Malsha憶起以前的時光,有著說不完的話。
她清晰地記得,有一次在乘船途中,由于發(fā)動機(jī)問題,輪渡在海中間竟然拋錨了。“并且還有很多次船上沒了座位,只能再等下一班。” Malsha覺得,對于和她情況類似的很多同學(xué)而言,交通不便一直是一件讓他們備受困擾的事情。“有時還會遇到大風(fēng)浪,讓人擔(dān)驚受怕,甚至船都停開了。”Malsha說。
“現(xiàn)在我不需要提前那么早就起床,也不會在路上占用大量時間……”如今,Malsha再也不用擔(dān)心上學(xué)遲到和惡劣天氣帶來危險等一系列問題了。
“他們太興奮了,還沒有習(xí)慣紅綠燈!”
大橋開通首日,馬累成千上萬的摩托車聚集橋頭,一排排長隊望不到邊。數(shù)十名交警在路口維持秩序,隨著橋頭的綠燈亮起,摩托車大軍向著大橋蜂擁而去。隨即,私家車、出租車、小貨車紛至沓來,爭相體驗這次“首航”。
橋頭就像是馬累的一個出口,為這個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,居住著15萬以上人口的首都突然打開一扇閘門,讓這個十分擁堵的城市一下變得輕松了。大橋上,很多騎著摩托車的年輕人,或是情侶們,坐在車后的孩子們,臉上都洋溢著一種難以掩抑的喜悅,那種激動和歡喜,像是久在閉塞中的人們獲得了更加寬闊的空間。
值守在橋頭的交警Ashan說:“大橋開通第一天,還有很多人沒注意紅綠燈就想直接闖過去,我們迅速攔住了,他們真的太興奮了,還沒有習(xí)慣紅綠燈。馬累街道部分路段很多年前曾有過紅綠燈,但因道路狹窄車流量太大,很早就不用了。”通車一月后大橋交通井然有序,一切都變得高效流暢。“現(xiàn)在感覺很好,所有人都能遵守交通規(guī)則,他們適應(yīng)了大橋。”Ashan說。
大橋的開通不僅結(jié)束了兩岸三地必須靠擺渡船往來的歷史,更形成全新的交通格局。9月7日,大馬累交通樞紐專線開通,9輛嶄新的公交車開始在橋上穿梭。一天52個班次,每20分鐘一班,馬累到胡魯馬累之間,因為有了公共交通而連接得更加緊密。
“這是我們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。”公交車上,帶著3歲小兒子的馬累居民Nahidha倍感欣慰。小家伙透過車窗好奇地望著外面的風(fēng)景,一臉的開心和淘氣。“現(xiàn)在隨時可以帶著他到胡魯馬累公園玩耍,而大橋開通以前,實現(xiàn)這樣一個簡單的愿望要麻煩的多。”Nahidha說。
“大橋,讓我們的人氣更旺了!”
胡魯馬累,被當(dāng)?shù)胤Q為“青年城”,一座涌動著青春活力的年輕城市,有著首都馬累至少三倍大的面積。這里有著更加寬廣的公園、體育場和濱海沙灘,大橋的開通,讓這里更加富有魅力。
位于胡魯馬累核心地帶的一家名為Fish Market的餐廳,近一個月來變得更加熱鬧起來。“自上個月大橋通車后,來店里的顧客明顯變多了,平均增長約30%。尤其是周末,很多住在馬累島的人排著隊來用餐。店員幾乎都忙不過來。”23歲的餐廳領(lǐng)班Rabindan說。
大橋的開通,就像打通了大馬累經(jīng)濟(jì)圈的大動脈,讓兩岸之間物流、人車流快速運轉(zhuǎn)起來。Rabindan說:“正是因為橋通了,馬累的顧客才能更方便來這兒用餐。還有很多馬累的客人直接打電話給我們提前訂餐并打包,然后開摩托車十幾分鐘過來直接取走。”
海風(fēng)、濤聲、椰子樹,夜晚的胡魯馬累東海岸,充滿溫馨浪漫情調(diào),忙碌一天的人們在這里悠閑地喝著咖啡。“大橋,讓我們的人氣更旺了!直到晚上十二點,甚至凌晨一點還有客人在這里。Brige good!”34歲的咖啡館老板開心的說。
如今,走在胡魯馬累中心區(qū)街道,可以感到一種迥異于以前的繁華和熱鬧,林立的店鋪、超市、菜市場、商場迎來更多的人群。大橋之上,各式車輛往返兩岸之間,夜晚的大橋燈火,更像是有力涌動著的勃勃生機(jī)。
“讓更多人通過藝術(shù)了解橋。”
首都馬累市中心的一個角落,有個名為Rehendhi Maizaan的公園。市民在這里愜意地蕩著秋千,一束束陽光從蔥郁的高樹投下斑駁倩影。公園墻壁上繪制的是一幅中馬友誼大橋的形象畫,一座宏偉的大橋屹立海天之間,惟妙惟肖,生動多彩。這幅作品到底是誰畫的呢?這幅畫背后又蘊藏著什么?
48歲的Ali amir是當(dāng)?shù)禺嫾?,?016年10月底應(yīng)政府邀請,為這座即將開放的公園繪制大橋形象。從接到任務(wù)到完成僅有一周期限。中馬友誼大橋作為馬爾代夫首座跨海大橋,對Ali amir來說也是全新的事物,要在較短時間內(nèi)按設(shè)計圖樣把大橋、周邊環(huán)境展現(xiàn)于近50米寬的墻上,是一項挑戰(zhàn)。
“而且當(dāng)時正值雨季,在墻上畫畫非常困難。我和助手仔細(xì)研究大橋效果圖和結(jié)構(gòu),在這里搭起棚子,晝夜加班加點,趁著雨水停歇的間隙加緊繪制。”Ali amir回憶道。
Ali amir創(chuàng)作這幅畫時,大橋正在展開前期基礎(chǔ)施工。“從那時到現(xiàn)在還不到兩年,沒想到大橋這么快就建成,我好像做了一個夢!”Ali amir十分驚訝。
從墻上“藍(lán)圖”到變成現(xiàn)實,Ali amir感嘆于中國建設(shè)者的速度和努力付出。在他看來,大橋的開通讓生活變得更加開闊:“以前常常騎著摩托車在馬累五分鐘轉(zhuǎn)一圈,長時間下去十分乏味,現(xiàn)在我可以通過大橋到對岸去了。大橋開拓了我的想象力。”
Ali amir說,如果時間充裕,他會把大橋畫得更加精致,將來還會帶著學(xué)生們到岸邊多創(chuàng)作一些有關(guān)大橋的作品。“如有可能,我非常渴望能建一個橋梁博物館,讓更多人通過藝術(shù)了解橋。”面向未來,他懷揣著一個新的打算。
“Where there is life ,there is hope”,這是寫在大橋壁畫上的一句英文。Ali amir認(rèn)為,這句話應(yīng)該代表著“哪里有生命,哪里就有希望”的意思。他深邃的目光,再次望向墻上的中馬友誼大橋,似乎也望見了通向美好未來的希望。(杜才良 Maree)